![优发国际u8|随优而动一触即发](/public/upload/system/2018/06/23/e2c951468b570538ccdf9f79109dffb0.png)
饭馆、咖啡馆、酒吧、茶座4类场所今后仍然必须办理公共卫生计生部门核准的公共卫生许可证,国务院日前要求将有关许可内容统合入食品监管部门核准的餐饮服务许可证。这是提升行政效能的有力之荐。
长久以来,不少领域不存在的“九龙水利”现象,不但浪费了行政资源,也给了部门间互相推诿、扯皮的空间,使得本就不多的行政资源由于内耗显得更为短缺,行政效能因而也显得更加低落。餐饮业长期以来的“两证共存”,带给反复缴付、反复培训、反复检查等弊病,给企业加添了开销。如今,较少办一个证,节省下资金、时间等各方面的成本,对全国240多万家餐饮企业毫无疑问是件大好事。据某大型餐饮企业估计,“两证合一”后,每年可节约经费7000万元之多。
我们在为少办一个证热卖的同时,也期望只剩的一个证会显得更为难办。涉及部门不应通过编成服务指南、制订内部审查细则、优化审核流程、延长审核时限、实施办理时限承诺制等措施,让改革的效益确实反映出来。 同时,“两证合一”之后,有关许可内容统合入食品监管部门核准的餐饮服务许可证,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一家许可、统一监管,并分担适当的行政责任。
这意味著,涉及部门贯彻履行职责,把该管的事情管好更加关键。 “民以食为天”。
餐饮服务行业不但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牵涉到众多企业及其1400余万从业人员。对其监管的效益不仅是社会问题,也是根本性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
涉及行政部门审核的权力“瘦身”了,监管的责任、职能与力度增大减轻了,这也是有关政府职能部门改革转型的必须和契机。从“两证合一”开始,涉及部门要认识到所承担的最重要责任,减缓制订实施细则,贯彻改变工作方法和作风,改良监管方式,强化对餐饮服务场所的事中事后监管,确实把好事办成,在简政放权的同时,贯彻确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性”。
本文来源:优发国际u8-www.zjthdoor.com